close

三代五班同慶上海昆劇團建團40周年,復興中的昆劇在路上廚房油煙處理

2月23日晚上的上海大劇院,曾經被曹禺譽為“第一流的劇團,第一流的演員,第一流的劇目,第一流的演出”的上海昆劇團迎來瞭建團40周年大慶。這一個晚上,整個大劇院人聲鼎沸,花團錦簇。臺上臺下,更像是一次多年難得大聚會,一次海內外共慶的大派對。
1978年的春天,上海昆劇團在紹興路9號掛牌。那一年,散落在各地的昆大班演員們重新聚集在瞭一起。40年後,經歷過極端落寞的昆劇,卻在當下贏得瞭最好的局面。年輕的觀眾日益湧現,《牡丹亭》每到一處演出,都會遭遇一票難求的爆滿場面。
2018年的40周年生日對於上海昆劇團而言,也是一次難得的大團圓。正如上海昆劇團谷好好所說,今天的上海昆劇團迎來瞭五代三班的美好局面,“我們在今天終於迎來瞭昆曲最幸福的時刻。昆曲人永遠不放棄,永遠不停歇,我們在路上,明天一定會更美好。”
當晚的演出,舞臺上,五代三班的200多個上昆人悉數登臺,舞臺下,各地的上昆忠實觀眾和見證者也紛紛趕來。中國劇協主席濮存昕也被特邀而來擔任串聯整場演出的朗讀者。而京劇表演藝術傢尚長榮和昆劇表演藝術傢蔡正仁在演出最後一起合唱瞭一支【醉花陰】“風調雨順”。謝幕時,眾多老藝術傢們一起動手
起生日蛋糕,甚至於互抹奶油笑聲一片。
五代同堂,國寶級藝術傢齊登臺
當天,上海昆劇團百餘人的演職員悉數登臺。而幾位國寶級大藝術傢更是無一缺席,在舞臺上回憶瞭自己和劇團的過往,表演瞭帶有特別歷史記憶的片段。這也成為瞭團慶晚上上難忘的篇章。
幾位歷史的親歷者都受邀上臺,講述瞭往事。
蔡正仁、李薔華
78歲的昆劇表演藝術傢蔡正仁推著90歲的師母李薔華上臺。李薔華回憶起丈夫、當年上昆首任團長俞振飛時說:“40年前的那個春天,我們身邊發生瞭很多變化,我們的舞臺也開始活躍起來瞭。那時俞老已經快80歲瞭,他心裡最放不下的還是,昆曲怎麼辦?那些他看著長大的孩子們在哪裡?他們未來的路,又在哪裡?”
而當年為瞭建團自處奔走的蔡正仁也回憶說:“當時我在《智取威虎山》劇組,我們這些同學,抱著同一個夢想——成立一個屬於自己的昆曲劇團。為瞭這個夢想,我們四方奔走。”
上昆建團的首場演出是在勞動劇場上演的《十五貫》。而當晚,當年的主演、昆劇表演藝術傢計鎮華和劉異龍也重演瞭劇中的經典片段。時隔40年,他們已經分別是76歲和79歲,但依舊寶刀不老。當年從傳字輩老師手中學下的這出戲,如今也已經交到瞭最年輕的昆五班手中。
計鎮華和劉異龍上海昆劇團建立瞭。已經在越劇學館教書的嶽美緹、在京劇院當演員的梁谷音等等昆大班、昆二班的演員們紛紛回到瞭屬於自己的劇團。他們拼命努力,隻爭朝夕,恢復傳統戲,創新新編劇,按照嶽美緹說的:“我們就是想把失去的青春追回來”。
在當晚的團慶晚會上,梁谷音也演唱瞭自己的探索代表作《琵琶行》、張靜嫻表演瞭新編劇《班昭》片段。而嶽美緹帶著自己的三代學生,共同演繹她的新創經典《司馬相如》時,很多觀眾感動淚目。
作為當晚朗讀者串場的濮存昕說,之所以來參加上海昆劇團的團慶,很大原因是自己的父親當年曾經和上海昆劇團合作過第一版《司馬相如》,有著很多交情。當年,作為北京人藝導演的蘇民就在上海昆劇團排練廳旁一間10平米的小屋子呆瞭幾個月,和嶽美緹等昆劇人一起探索著昆劇藝術的發展。就在這天演出前,當年負責照顧蘇民起居的昆劇表演藝術傢劉異龍還特地通過濮存昕的手機,向濮存昕的母親,也是蘇民的夫人問新年好。
因為昆大班等一代昆劇人,上海昆劇團在建團之初就贏得瞭很大的輝煌。在第四屆中國戲劇梅花獎上,蔡正仁、嶽美緹、華文漪、計鎮華、王芝泉五位藝術傢“摘梅成功”,成為中國戲劇史上至今沒有劇團打破的紀錄。
我們在路上,百人奔跑共同謝幕然而,有600年歷史的昆劇藝術,在過去幾十年間,一度因為“曲高和寡”,經歷瞭比其他劇種更為落寞的一段日子。尤其是在“昆三班”畢業前後的那些年,常常出現舞臺上的演員比舞臺下觀眾還要多的日子。
但是,時過境遷,包括谷好好、張軍、黎安、吳雙、沈昳麗在內的昆三班人,堅守住瞭昆劇藝術,並且延續著劇團“梅開五福”的成績。五個青年藝術傢不僅先後獲得梅花獎,也各自有瞭自己的代表作品。
2001年5月18日,作為昆三班第一個辦個人專場的演員,“東方蘭韻———優秀青年昆劇演員谷好好專場”在逸夫舞臺演出,當年那場演出的主持人,也是親歷者張民權也來到團慶演出,回憶說:我主持過很多青年演員的專場,但那晚的演出,還是讓我記憶深刻。因為,就在那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佈瞭第一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昆曲名列榜首。這像是一次巧合,更像是冥冥中的註定。這一代年輕的昆曲人,無可推脫地將要起接過傳承600年昆曲藝術的歷史使命,這是一份榮耀,更是一份責任。
如今,更年輕一代的昆四班和昆五班都進入瞭上海昆劇團。而舞臺下,年輕一代的觀眾也日益多瞭起來。團慶晚會的總導演汪灝說,在他看來,昆劇藝術是當下所有戲曲中,最好地實現瞭觀眾的代際轉換。這也是昆三班等一代年輕昆劇人對這個劇種的貢獻。
當天最震撼人心的場面之一當屬“百人齊唱”。85歲的昆曲名票顧鐵華是俞振飛大師第一個海外弟子,學唱昆曲75年,在海內外播種瞭很多昆劇藝術的種子。這一晚,他帶著100名“Follow Me昆曲跟我學”學員演繹《牡丹亭》片段。學員男女老少皆有,前排十幾位萌娃更是讓現場觀眾忍俊不禁。這些學員不僅是上昆的粉絲,也是昆劇藝術未來的希望。
也因此,這臺晚會被叫做“我們在路上”。谷好好說,我們這代人,是幸運的,幸運地享受著前輩無私的贈予;而這種贈予,也讓我們感到沉甸甸的責任。面對一個輝煌的時代,面對一個新時代,我們又該如何走好未來的路,將這種力量,傳遞下去……
而見證瞭整個劇團40年風雨變遷的蔡正仁更是欣慰不已。他在演出前說:“我的老師們如果活到現在,如果看到昆曲成瞭世界文化遺產,看看那麼多年輕人喜歡昆曲,他們會非常開心。可惜他們都沒有看到,他們都沒有經歷過這種時候。但幸運的是,我們看到瞭。”
謝幕時,導演汪灝設計瞭全團演員和觀眾百人奔跑的場面,寓意著,我們在路上,昆劇在路上。

營業用抽油煙機

本文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王曉油煙分離機易_NE0011


AD1591332327988B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skiu85618 的頭像
    vskiu85618

    美莉的預購清單

    vskiu856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